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深陷 “双面夹击”,退出德国市场!VIVO 该如何破局?

VIVO 的 “出海” 策略正面临重重阻力——继印度市场受挫之后,其在德国的业务也同样陷入了困境。

据媒体报道,今年 4 月德国曼海姆地区法院裁定 VIVO 侵犯了诺基亚的三项蜂窝标准必要专利,同时法院也授予了诺基亚针对 VIVO 的禁令;到了 5 月 30 日,VIVO 德国官网发布公告称——受裁决影响,决定暂时停止在德国市场销售产品。

对于 VIVO 而言,德国市场被禁售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禁售很可能从德国扩散至欧洲其他国家,而 VIVO 大力推进的 “出海” 战略也可能受到影响。

作为国内手机的头部厂商,VIVO 在国内的市占率的确较高,但从全球出货量的角度,一季度三星出货量达到 6030 万部,苹果出货量为 5800 万部,而 VIVO 的出货量仅为 2090 万部,显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当然,除了 “出海” 受阻之外,VIVO 的本土业务同样受到了威胁。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一季度 VIVO 的国内市场份额仅为 17.7%,排在苹果和 OPPO 之后;在 2021 年时,VIVO 曾以 7100 万台的出货量,占据国内智能手机 21.5% 的市场,力压苹果位列第一;横向对比来看,VIVO 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滑。

一边是出海频频受阻,另一边则是本土业务萎靡不振、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目前的 VIVO 正陷入 “两难” 境地,再加上全球手机市场持续低迷,内忧外患的 VIVO 该如何破局?

“出海” 阻力重重

对于国内一众手机厂商而言,“出海” 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如市值超 1000 亿、在科创板上市的传音控股,其 2022 年有 54.29% 的业务来自亚洲等其他地区,44.28% 的业务来自非洲;而小米更是凭借着低价手机成功 “席卷” 了整个非洲市场,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 38%。

对于 VIVO 来说,虽主要的销售市场依旧还是在中国,但出海业务很早就是它的主要方向了。
早在 2014 年,VIVO 就开启了全球化战略,其陆续进驻了印度、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多个外国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其在印度市场发展最为顺利,凭借着高颜值、高性价比等优势,VIVO 在进军印度的第一年就取得了 4 万台的优秀成绩。

除了印度市场之外,马来西亚也是 VIVO“出海” 的主战场之一。根据 2019 年的数据显示,VIVO 在当年三季度的市场份额高达 17%,全球 2 亿名 VIVO 用户中有 400 万来自马来西亚,几乎每 8 个马来西亚人就有 1 个使用 VIVO 手机。

实力可见一斑。

2020 年之后,随着全球手机市场景气度下滑,消费电子行业的疲软,VIVO“出海” 的阻力开始出现。

据相关统计显示,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2.7 亿部,较 2019 年相比减少了 1.01 亿部,行业的拐点开始出现。此后的两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开始有所回升,但是增速依旧不容乐观。

伴随着全球手机市场步入下行周期,头部厂商自然也是直面困局,作为头部手机厂商的 VIVO 自然也受到了冲击。从出货量数据来看,2022 年 Vivo 出货量为 1.0 亿台,同比下降 22.8%,全球市场占有率仅为 8.2%,落后于三星、苹果、小米等手机厂商。

当然,对 VIVO 打击更大的其实是海外市场的政策影响。以印度市场为例,在 2022 年 7 月 vivo 被印度政府反洗钱机构突袭搜查了多达 40 处办公室,并冻结了相关的 119 个银行账户;更早之前,印度政府部门还曾对 vivo 启动了关于 “所有权架构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 的调查,打压意图十分明显。

从目前来看,伴随着全球手机市场迈入下行周期,VIVO 已经出现了被 “卡脖子” 的情况。

本土市场份额被 “蚕食”

除了 “出海” 受阻这个外患,VIVO 同时还面临着市场份额被 “蚕食” 的内忧。

根据数据显示,2022 年 VIVO 的本土市场份额为 18.6%,虽然仍位居国内第一,但跟 2021 年 21.5% 的市场份额相比下滑了 2.9%,同比增速为-25.1%;此外,排在第二名的荣耀本土市场份额为 18.1%,距离超越 VIVO 仅有一步之遥了。

而之所以 VIVO 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会逐步减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VIVO 此前依赖的 “机海战术” 逐渐不灵了。

根据数据显示,2021 年 vivo 发布了 36 款新机,子品牌 iQOO 则发布了 13 款,加起来一共发行了 49 款新机,数量相当惊人;作为对比,2021 年小米、Redmi 和黑鲨共发布了 25 款手机,OPPO 发布了 21 款,华为、荣耀分别发布 12 款和 23 款。正是凭借着 “机海战术”,2021 年 VIVO 斩下了 21.5% 的本土市场份额,成为了当年手机行业的销冠。

在吃到 “甜头” 之后,2022 年 VIVO 继续贯彻 “机海战术”。根据数据显示,2022 年 VIVO 和 iQOO 一共发布了 45 款新机,而同期的年小米、Redmi 发布了 33 款手机,OPPO 和子品牌 realme 发布了 39 款手机,荣耀发布了 22 款新机,VIVO 再次成为了 2022 年的 “机皇”,不过由于国内手机市场已经步入下行周期,这种 “机海战术” 的效果变得越发不明显。

除了 “机海战术” 失灵之外,VIVO 的高端化同样也是停滞不前。作为 2021 年的 “销冠”,VIVO 除了奉行 “机海战术” 之外,低价策略同样也是核心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21 年 VIVO 手机的平均售价为 261 美元,折合人民币为 1651 元,虽然要比小米的 1971 元以及 OPPO 的 2019 元要高,但跟苹果 6541 元平均售价相差甚远。

近两年来,随着手机市场红利的消散,VIVO 和众多手机厂商一样开始走向高端化,例如此前高举高打推出的 NEX 系列产品,便是 vivo 冲击高端的代表作。不过在 2022 年 3 月,VIVO 却突然宣布要砍掉承担 vivo 追求极致、高端化使命的 NEX 系列,改由新推出的 X 系列新品承担,而这从侧面说明了 VIVO 的高端化并没有那么顺利。

实际上,由于 VIVO 长期处于 “重营销、轻研发” 的战略状态,其高端化缺少了相应技术的技术。以芯片为例,根据媒体分析,在 VIVO 各种线上线下宣传中,都有 VIVO 自研芯片 V 系列的资料。但实际上这些影像 ISP 属于小芯片,并非 SoC 这种主芯片。SoC 包括 CPU 和 GPU 这些大家认知中的芯片,而 V 系列属于 NPU 等影像芯片,后者和前者有难以跨越的距离。

一边是 “海机战略” 失灵,另一边则是高端化发展不顺,VIVO 已陷入困局。

“沉迷” 游戏和互联网金融

由于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困境下的 VIVO 选择通过游戏和金融业务来寻找 “第二增长曲线”。

诚然,将用户导流到游戏和金融业务无疑是最为轻松的赚钱方法,但 VIVO 这一做法背后其实也引来了不少的争议。

像 VIVO 的游戏业务,由于游戏本身的质量不高,所以其瞄准的基本都是未成年用户。此前《广东民生热线》就做过报道,某位 11 岁的孩子拿着妈妈的手机,玩 vivo 手机旗下《迷你世界》游戏,不到一周时间便充值了 17179 元;后来家长和游戏公司申请退款,虽然各种资料都已经通过了审核,但最后却仅仅退款了 6400 元,跟实际的充值金额相差甚远。

在节目中,主持人还尝试过其他多款游戏,发现 vivo 游戏中心里的游戏,大部分都不需要实名认证,直接是一键默认登录,这些游戏不存在对未成年人身份审核的步骤;而在游玩之后,由于未成年人不会辨别,很容易就会被引导充值。

除了游戏业务之外,VIVO 的金融业务争议更大。根据媒体报道,VIVO 钱包共有两款借钱产品,分别为 vivo 借钱和维惠贷;其中 vivo 借钱面向个人用户,而维惠贷面向 vivo 经销商;除了借钱业务之外,VIVO 钱报还有了理财、保险等板块,和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VIVO 的金融业务无非两大类——第一类是帮银行揽储,第二类则是放款收取利息差。

在 2022 年某事件中,VIVO 钱包就曾因为 “上榜” 而备受争议。根据媒体报道,在官方披露的 30 多家可供客户登记信息的第三方平台中,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旗下金融平台均在此次登记之列,其中就包括 vivo 钱包和 OPPO 钱包。

而在借贷业务方面,VIVO 高昂的贷款利率让人咋舌。有报道称,隆携小贷发放的自营贷款年利率有 13.18%、19.77%、21.90% 三个档位,而南京银行、中原消金等通过 vivo 钱包向用户放贷,贷款年化分别为 23.76% 和 35%。

从目前来看,随着手机行业迈入下行周期,VIVO 选择了赚钱更为轻松的游戏和互联网业务作为 “第二增长曲线”。

不可否认,这两项业务相比于卖手机赚钱更为容易,但实则不过是饮鸩止渴,毕竟手机厂商想要持续成功,还是要聚焦主业,只有这样才能平安的穿越周期。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