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聊科技
2024.04.26 06:16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深耕金融科技 25 年,科蓝软件走了一条难且正确的路

“AI 将重构所有行业”。

两年多前,业界对这样的观点还存在质疑。经过大模型浪潮的洗礼后,已然成了千行百业的共识。

其中金融作为数字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在数字化探索中走在了大部分实体经济的前面。到了人工智能时代,金融行业再次扮演了 “头羊” 的角色,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制定了智能化转型战略,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中,数字化服务商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充当了技术先驱与应用场景的搭建者。他们的名字可能不被外界所熟知,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当智能化席卷各行各业,除了站在舞台中央的明星企业,还应该把目光聚焦到在垂直领域稳扎稳打的数字化 “先锋军”。比如在金融科技行业深耕 25 年的科蓝软件,几乎参与了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每一个过程,并在一次次探索和创新中,开启了和金融智能化共振的第二增长曲线。

01 一条难且正确的路

时间回到 1999 年,在华尔街从事金融业务和技术咨询工作十多年的王安京,回国创办了科蓝软件。

关于创业的初衷,王安京曾在媒体采访中回忆道:“在 90 年代中期的时候,我们帮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搭建了一套网上银行系统,当时就萌生了将网上交易系统推广到国内的想法,但向国内的同行介绍时,大家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一时还无法接受网上银行这个新事物。”

到了 20 世纪末,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春风,越过太平洋,吹拂着神州大地,互联网技术开始被小范围讨论。张朝阳、李彦宏等一大批 “海归” 选择回国创业,身兼 “金融老兵” 和 “IT 达人” 多重身份的王安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不同于当时流行的 Copy To China 模式,王安京心心念念的依然是银行的互联网化,一个极为重要但 “慢热” 的赛道。每家银行面临的问题不同,需要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无法套用固定的模式快速扩大规模,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做项目,沉下心去啃一个又一个骨头,推着行业小步向前。

单单有耐心和毅力还远远不够。

银行是一个体制内重监管的行业,不可能像体制外电商社交互联网或互联网一样野蛮生长,想要打破一些既定规则,改变传统认知,推动行业创新,还需要技术上的底气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同时也是科蓝软件的使命。

直接的例子就是电子账户。

2012 年以前,“开户” 必须要本人去线下网点,无形中阻碍了银行的互联网进程。科蓝软件创新地提出了 “以卡开卡” 思路,用户不需要跑到网点去,可以在网上或手机开通电子账户,并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 60 多家银行的试点。不仅成了国内银行业电子账户的起源,也为后来的直销银行,开放银行和全面的互联网银行奠定了基础。

对科蓝软件的历程稍作复盘的话,像电子账户这样的 “首创” 还有很多。

1999 年成立之初,科蓝软件就率先在国内使用 Java 应用服务器技术,成为首个在国内推广网上银行系统的企业;

2005 年首创并推出国内最早的手机银行 WAP 应用,让银行从固定的物理场所,逐步迁移到人们手中的手机和 PAD 上;

2013 年微信诞生不久,科蓝软件推出了业界最早的微信银行应用,大大提升了银行的推广营销服务效率;

2014 年推出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应用,电子账户体系在直销银行中逐步成型,用直销模式打开了电子银行的服务领域与服务空间,为后来的银行二类三类账户奠定了基础;

2017 年开始,科蓝软件首推银行业基于云体系的互联网金融运营合作平台,开创了银行服务生态体系建设发展的新格局……

科蓝软件 “创新乘以时间” 的坚持,得到的是一个全新的银行形态:不再是固定的物理场所,而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的银行服务。

而深度参与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每一个节点,与 500 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的科蓝软件,也一步步跃升为国内金融数字化咨询及解决方案的头部服务商,成为金融科技史绕不过的一个篇章。

但在科蓝软件董事长王安京心中,银行的互联网化只是起点,算是踏上了数字化的路,摆在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

“短平快的数字化,浮夸性的数字化,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基于国外基础软件的 ‘’ 国产化 ‘’ 只能是一个过渡,基础软件数据库的核心知识产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是盖楼一样,如果对地基的结构是不清楚的,那么楼盖的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最后将是难以承受的国家安全隐患。”

所以在 2015 年前后,科蓝软件就开始了数据库产品的研发工作,瞄准了数字化领域的 “根技术”。科蓝软件定下了独立自研的方向,框架、内核、引擎均完全自主可控,不涉及任何西方开源数据库源代码。为了深入解决银行的数据库诉求,科蓝软件分别与多家银行创建了国产数据库联合实验室,将自身的项目经验沉淀到产品研发中。

彼时国内已经出现了不少数据库企业,但大多是采用了开源数据库的内核和引擎,只在外围工具控制模块、容灾模块和运维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身为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了近 50 年的老兵,王安京深知开源是捷径,但不能彻底解决国家和企业安全问题,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会有话语权和安全可言,才真正是有资格对外授权的授权方。

只是 “代价” 也很明显,帮银行做应用软件,往往只需几个月到一两年的开发周期。做数据库这样的基础软件,通常要七八年的时间,过程中要占用很大的研发资源,期间却不会带来任何营收。这也是很多企业选择修改开源软件快速推向市场,而非从源头和底层彻底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原因所在。

对于外界的 “不理解”,王安京从未自我怀疑。因为自研数据库和银行互联网化一样,都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路,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有到达过山顶的人才会知道,那里有不一样的风景。

02 向更高的山峰出发

时间证明了王安京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当金融智能化愈演愈烈,和数据安全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高频。

譬如在谈及金融智能化的话题时,怎么保障数据的安全?怎么让数据产生价值?怎么进行数据治理?可以说是避不开的焦点。按照业内的普遍共识,一个自主创新、完全可信的数据库,被视为解题的关键。

在 “穿马甲”、“套壳” 等乱象丛生的数据库行业,科蓝软件的 SUNDB 数据库可以说是 “一枝独秀”,为客户提供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项。科蓝软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无须国外开源数据库的公共授权,更不担心国外开源数据库修改开源协议,可以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高点向国内外发放授权许可证的数据库产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 2023 年 8 月发布了《加快推进我国数据库自主可控进程》的调研报告,特意提及了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数据库企业超过 300 多家,基于 PostgreSQL 开源技术的企业有上百家,基于 MySQL 开源技术的近 200 家,科蓝软件的 SUNDB 数据库实现了法律权限的高度自治,工信部代码扫描自主率达到 98.31%。

二是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某大型央企的相关系统将 Oracle 数据库替换为科蓝软件的 SUNDB 数据库后,不仅实现了稳定运行,性能和准确度上也有较大突破,计费功能运行时间大幅缩短到 2 小时 4 分 55 秒,准确度高达 98%,远超此央企制定的内部运行标准。

可能在不少人眼中,在人工智能 +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核心系统信创国产化升级加速的背景下,科蓝软件幸运地踩中了风口。鲜有人知的是,科蓝软件在数据库领域已经布局了近七八年时间,所谓的 “风口”,其实是海量资源和人力投入换来的护城河。

科蓝公司并不满足于此,不断向更高的山峰出发。

大模型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对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实现了智能化替代,重构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幅了提升生产效率,将是未来十年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引擎。科蓝软件适时提出了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即 AIDB、AI 机器人和 AI 算力。八年磨一剑,科蓝的第二增长曲线实际已经完成了战略布局。必将是未来收入和利润的创新增长点。

AIDB 可以看作是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底层加固和贡献。

2023 年 12 月,科蓝软件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先进智能数据库联合研究院,最早提出共同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的高效、安全、智能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软件,实现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点行业的核心业务应用。

正如外界所熟知的,在大模型的训练和微调中,数据质量深度影响着模型的效果。理论上说,一些大中型企业可以导入自身的私有数据,进而微调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业大模型。现实和理想不匹配的是,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内部有 60%—70% 的数据未被使用,并非是认识不到数据的价值,而是对数据安全、数据治理、数据可信的种种顾虑,亟需安全可靠的智能数据库来激活隐藏的价值。目前,科蓝公司是在国内金融界既有几千人的金融开发团队又有自主可控的金融级交易数据库的唯一厂商。

AI 机器人的布局则可以追溯到 2018 年前后。

互联网银行完成了 80% 业务的数字化,仍然有 20% 的业务深度依赖网点人工柜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蓝软件推出了智能高柜数币机器人 “小蓝”,并已经在某国有大行、广东农信、河南农信、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完成试点。

之所以有 20% 左右的业务未被数字化,原因无外乎业务过于复杂、数据安全、改造成本高等隐忧。“小蓝” 的策略在于 “对症下药”,比如对话式 AI 机器人产品的接入,无需敲键按键,通过对话就能自助办理业务;比如和鸿蒙的合作,国产系统 + 自主可控的数据库,保障银行核心业务数据的安全;再比如不动玻璃不砸墙的零装修组装方式,银行网点不需要任何改造和前期投入,AI 机器人直接替代高柜人工柜员,即可实现大幅度(5~10 倍)的降本增效的智能化转型。

AI 算力瞄准的是区域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挖掘。

2024 年 3 月 18 日,科蓝软件与江苏省苏州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了《关于智能算力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将斥资 6 亿元筹建智能算力中心,解决当地央国企的算力刚需,为苏州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每一次跃变都离不开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的落地将产生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而金融行业作为智能化转型的 “头羊”,所输出的不单单是产品和解决方案,还有挖掘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和方向。扎根金融科技领域 25 年的科蓝软件,属于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主要参与者,在算力中心等环节的积极布局,显然是做好了深度参与智能化浪潮的准备。

有价值的创新,从来都不缺少回报。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2025 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 688 亿元,其中国产替代的占比将越来越高;国内有 22 万家银行线下网点,即使只有 10% 的网点选择替代人工高柜柜员智能化转型,等待科蓝 AI 机器人的都将是一个千亿级的蓝海;《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3 年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达到 664 亿元,同比增长 82.5%……科蓝软件的第二增长曲线,无疑是对创新最好的回报。

03 写在最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和市面上的其他上市公司相比,科蓝软件俨然是一个少数派:推动和参与了银行的互联网化,却不为外界所熟知;明明有无数次 “赚快钱” 的机会,偏偏选了条难且正确的路,且一走就是 25 年。

可换一个视角的话,不少互联网企业想要成为一家百年老店,但在 20 个年头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老态龙钟的一幕,要么忘记了创业时的初心,要么被一个个风口裹挟。科蓝软件示范了另一种可能,沿着最初的方向走下去,不断加固加深护城河,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硬实力,无论风口怎么变化,总能释放出初创企业才有的生命力。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