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中国没有跟随美联储 “大放大收”,美元走强较难持续
潘功胜强调,我国外汇市场将有条件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2023 年以来,中国的信贷脉冲转正上行,显示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正在增强。
6 月 8 日周四上午,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中心拉开帷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参加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潘功胜介绍称,2023 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跨境资金流动由年初较高顺差趋向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中有升,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他指出,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周期相对稳健,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波动明显小于发达经济体,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背后是中国长期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跨周期和内外平衡导向,没有跟随美联储 “大放大收”。中国政策利率波动较小,实现了物价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他强调,向前看,中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仍然具备良好基础。一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上行的态势,美国经济则有可能面临温和衰退,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具有支撑作用。二是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元走强较难持续,外溢影响有望减弱。总体看,我国外汇市场将有条件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他说:“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潘功胜说:“信贷脉冲是刻画金融周期变化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金融周期的边际变化方向。2023 年以来,中国的信贷脉冲转正上行,显示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正在增强。”
潘功胜还表示,全球金融周期下行期,人民币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更加凸显。一方面,人民币资产的真实收益具有竞争力。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高通胀困扰背景下,中国真实利率维持高位,凸显人民币保值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债券与全球股票回报率的相关系数保持在负值区间,凸显人民币债券的风险分散价值。
以下是潘功胜演讲全文: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报告的主题是 “全球金融周期:趋势和影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尤其是美欧发达经济体的资产价格、信贷增长、银行杠杆率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各项金融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共振。在中长期的时间轴上,金融活动呈现出周期波动的特征。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周期经历了三轮较大的下行期,分别是 2000-2002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2009 年国际金融危机、2022 年全球股债汇市场 “三杀”。综合股票、债券、汇率等多种金融指标,构造出反映金融整体状况的金融条件指数,在这三轮下行期都出现了快速大幅收紧。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美联储货币政策成为全球金融周期的重要驱动因素。
2022 年,全球股债汇 “三杀”,全球股票去年全年下跌约 20%,债券也有两位数的跌幅,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减少,银行信贷标准普遍收紧,呈现出全球金融周期下行期的典型特征。2022 年,美国金融条件指数由历史极端低位上升,收紧程度和速度仅次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背后原因是美联储 “大放大收” 的货币政策。
一些新兴经济体基本面比较脆弱,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每当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条件收紧时,新兴经济体往往就会面临较大的资本流出、本币贬值、外债偿还压力,甚至爆发金融危机。2022 年以来,随着美国金融条件快速收紧,全球金融周期进入下行期,新兴经济体再度面临本币贬值等压力。
相比较于历史上几次,这一轮新应经济体货币贬值速度相对较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应对资本流出的缓冲垫更厚。二是许多新兴经济体央行抢在美联储之前启动加息周期,争取了主动。三是商品出口型新兴经济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振。
虽然本轮金融周期下行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弱于历史上的几次,但一些经济实力偏弱、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新兴经济体,仍然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近年来,中国金融周期则相对稳健。2020 年以来,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 2.4%-3.4% 之间窄幅波动,最高与最低点的极差不到 100 个基点,显著低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期波幅近 400 个基点。
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则保持 10% 左右的增速。中国金融周期相对稳健背后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坚持跨周期和内外平衡导向,不跟随美联储 “大放大收”,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
中国稳健的金融周期为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融资。信贷脉冲是刻画金融周期变化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金融周期的边际变化方向。2023 年以来,中国的信贷脉冲转正上行,显示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正在增强。
2023 年初以来,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总体是上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 4 月份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由 4.4% 上调至 5.2%。两天前,世界银行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由 4.3% 上调至 5.6%。
人民币资产具有竞争力的真实利率,为我国贸易投资伙伴持有的人民币资产提供了良好的保值能力。以 2 年期国债收益率减去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中国的真实利率处于 1.7% 左右,与大幅加息后的美国国债真实利率相当,显著高于德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同等产品利率水平。
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人民币债券具有良好的投资组合分散化价值。2022 年以来,发达国家政府债与股票都出现了明显下跌,传统上债券对冲股票的分散化价值显著降低;中国债券与全球股票收益的相关系数则保持在负值区间,具有较好的投资组合分散化价值。
2023 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跨境资金流动由年初较高顺差趋向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中有升,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4 月中旬以来,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美元指数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中小银行风险问题、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升温的推动下,美元指数在 4 月中旬以后开始走强。同时,叠加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些波动,但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预期和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相对稳定。
向前看,中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仍然具备良好基础。一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上行的态势,一些市场机构则预测,美国经济有可能面临温和衰退,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具有支撑作用。二是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元走强较难持续,外溢影响有望减弱。总体看,我国外汇市场将有条件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市场运行呈现较强的韧性,市场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汇率避险工具更多运用,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的大幅提升,也大幅压缩了汇率风险敞口。而且外汇市场监管者在面对市场的变化时,也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更加成熟、经验也更加丰富。多年来,我们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外汇市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也更加丰富。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好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最后,预祝本届陆家嘴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