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B” 后,诺诚健华离盈利还有多远?
出海短板能否补齐
“摘 B” 是每家 18A 公司上市后的头等大事。
据《上市规则》,港股上市时股份名称结尾必须有 “B” 的 18A 公司,直至通过市值/收益测试等才可以摘掉标签。
5 月 9 日,诺诚健华-B(9969.HK)宣布当月 12 日起 “B” 标记将从股票代码中移除。
“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从 Biotech 持续向 Biopharma 迈进。” 诺诚健华表示。
市值/收益测试的关键性因素,在于 “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收益至少为 5 亿港元”。
随着旗下唯一一款商业化产品奥布替尼被纳入医保目录后,诺诚健华 2022 年药品销售收入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当期实现 5.66 亿元的收入(无特殊标注,均为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了 163.63%。
“摘 B” 对于诺诚健华来说或只是开始,何时盈利才是摆在面前的难题。2022 年其净亏损仍高达 8.87 亿元。
对此,诺诚健华也在持续推动奥布替尼的 “出海”,计划通过扩大收入空间进一步提振业绩,这是否可以助其早日摆脱亏损,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摘 B 只是开始
对于 18A 公司来说,上市伊始的首个目标就是 “摘 B”。
据《上市规则》,18A 公司上市时股份名称结尾必须有 “B” 作为提示,直至通过市值/收益测试等才可以摘掉标签。
其中市值/收益测试对公司的运营时间、管理层、市值和收入均提出了要求。
对于 “具备不少于 3 个会计年度的营业记录”、“至少前 3 个会计年度的管理层维持不变”、“至少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拥有权和控制权维持不变” 三大条件,2020 年 3 月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诺诚健华均已满足。
市值方面,截至 5 月 9 日诺诚健华的总市值已达到 168.26 亿港元,远高于市值/收益测试所要求的 “上市时市值至少为 40 亿港元” 的标准。
收入达标是此番诺诚健华顺利 “摘 B” 的关键。
2022 年,诺诚健华的营业收入为 7 亿港元,高于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收益至少为 5 亿港元” 的要求。
“根据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2022 年度(即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总收益约为人民币 6.25 亿元(约 7.13 亿港元),高于上市规则第 8.05(3)条规定的 5 亿港元。” 诺诚健华表示,“相关规则不适用后,公司的港股中英文股份简称将不再加上标记 ‘B’。”
另据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 Wind 数据发现,截至 5 月 9 日 “科创板 + 港交所” 上市的 5 家 18A 医药企业中,在诺诚健华去掉标记后,只有荣昌生物-B(9995.HK)还未完成 “摘 B”。
荣昌生物的 “摘 B” 或只是时间的问题,其 2022 年收入已达到 7.72 亿元,远高于《上市规则》的收入标准,但由于登陆港交所的时间为 2020 年 11 月 9 日,迄今未满 3 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尚并不符合 “摘 B” 的时间要求。
然而 “摘 B” 只是开始,何时可以扭亏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2 年,诺诚健华的净亏损仍然高达 8.87 亿元,较 2021 年扩大了 1273.60%。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诺诚健华的 “摘 B” 公告并未给二级市场带来太多影响。
截至 5 月 9 日收盘,诺诚健华的港股股价为 8.72 港元/股,较开盘下滑了 2.24%。
事实上,此前顺利 “摘 B” 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仍然在 “巨亏” 漩涡挣扎。
2019 年 7 月 “摘 B” 的百济神州(688235.SH)、2020 年 7 月 “摘 B” 的君实生物(688180.SH)2022 年净亏损分别为 136.42 亿元、25.84 亿元。
信风(ID:TradeWind01)就何时盈利的相关问题致电诺诚健华,其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只是表示预计 2023 年业绩将有所增长。
“我们预计 2023 年营收将显著增长。” 诺诚健华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作为诺诚健华旗下唯一一款商业化产品,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等疾病的奥布替尼自上市起就显示出较强的增长潜力。
2020 年底获药监局上市批准后,奥布替尼 2021 年营业收入就已达到 2.15 亿元(无特别标准即为人民币);2021 年底被纳入医保目录后,2022 年收入更是一路冲高至 5.66 亿元,同比增长了 163.63%。
随着奥布替尼的放量,诺诚健华是否有望实现扭亏为盈,备受瞩目。
出海才是最优解
一药撑起诺诚健华收入江山的奥布替尼虽然上市后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但其竞争对手同样强劲。
同为 BTK 抑制剂,与奥布替尼相同功效的产品、且上市时间更早的还有强生公司的伊布替尼、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
在 2022 年 “头对头” 实验中胜出的泽布替尼被证明治疗效果优于伊布替尼。
2023 年一季度,泽布替尼的全球销售额已高达 14.47 亿元。
相比之下,诺诚健华并未就奥布替尼进行 “头对头” 实验以证明其拥有更好的药效。
不仅如此,去年 12 月奥布替尼的部分海外试验由于出现副作用遭到 FDA“叫停”。
公告显示,在使用奥布替尼进行多发性硬化症(MS)2 期临床研究及其他非多发性硬化症(M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FDA 发现出现导致肝损伤的病例。而在停用该药品后,肝损伤可得到好转。
“所有病例在停用奥布替尼后,监测肝损伤的实验室数值升高均可逆转。” 诺诚健华指出,“公司将与 FDA 紧密合作以解决这项问题,包括实施更完善的安全措施。”
这对于想要通过 “出海” 提高收入空间的诺诚健华来说,无疑是较大的打击。
与前两款药品相比,奥布替尼不仅失去类先发优势,而且最大的短板在于其销售市场局限在国内,后续或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奥布替尼在 MS 适应症的实验中败北,但其他适应症仍然在持续推进中。
诺诚健华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去年 11 月奥布替尼已在新加坡获批用于治疗 R/R 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患者,同时 FDA 已授予该药品适用于 R/R MCL 疾病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 2 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已经完成入组,预计明年在美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公司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以奥布替尼作为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的多中心、多适应症临床试验,如一线治疗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MCD 亚型等适应症。” 诺诚健华对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称。
就现金流的情况来看,诺诚健华仍然有资本做更多的尝试。截至 2022 年末,其现金余额高达 41.8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