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朱圆圆:中国 TMT 行业将进入新周期,独特市场地位和稳定增长空间更加重要
港交所改革将满足市场多元化融资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公司赴港上市,投行市场的发展愈加趋于多元化。
尤其是业内人士预期: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竞争力加强,港交所有望进一步改革上市规则,吸引更多优质企业 IPO,特别是对未有盈利或业绩的科技企业专门设定上市要求。
在此背景下,华尔街见闻独家对话摩根大通中国科技投行联席主管朱圆圆,对港交所改革趋势、中国科技企业发展趋势、国际化融资需求进行了深度探讨。
中国 TMT 行业的新浪潮
朱圆圆作为一线投行老兵,长期深耕 TMT 行业,对行业发展有自己的独到判断。她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中国的 TMT 行业将进入新周期。
她认为,过去数年间内地消费互联网公司陆续在港交所上市,这波浪潮与中国科技发展阶段有关。过去五到十年是消费互联网高速增长的一段时期,这个格局如今已经基本成型。
在此背景下,那些消费互联网相关的 IPO 发行人如果同时有以下四个特性,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1、独特的市场领导地位;
2、显著的规模;
3、已被证明的盈利能力;
4、稳定且可持续增长的前景。
朱圆圆进一步指出:中国 TMT 行业开始进入新浪潮阶段,即越来越多元化的前沿科技渗透到中国实体经济中,提升各个产业的生产力,比如数字化、人工智能、云服务、云计算、量子计算、绿色能源技术。
这些领域的公司发展迅速,并有进一步融资的需求,因此有望成为 A 股和港股 IPO 新的增长点。
港交所的新定位
对于港交所的改革方向,朱圆圆表示:资本市场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平台,随着实体经济发展变化而适时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创新。她 2009 年加入摩根大通投行团队,十余年来对此深有体会。
她进一步指出:以中国科技行业为例,过去五到十年是消费互联网高速增长的时期。
港交所在 2018 年推出了同股不同权,吸引了像小米、美团等大型科技公司登陆港股。这些公司完成 IPO 之后,很好地通过港股的全球化资本平台支持其后续增长。
港交所酝酿新的高科技公司上市章节,正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前沿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从而使得资本市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未来可以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企业软件服务(SAAS)、人工智能及自动化、自动驾驶、新能源及新材料等公司,这些赛道的公司如果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领导地位将很有竞争力。
上市地点方面,港交所和内地的科创板在所面对的投资机构基础、所能发挥的融资平台作用方面非常互补,港交所能够成为中国高质量的科技公司和发行人搭建国际性资本平台的重要通道。
与科创板有互补作用
“未来港股的高科技融资板块,将与内地科创板形成互补效应。” 朱圆圆进一步认为。
在她看来,港交所的战略改革将与内地市场实现 “联动”,满足发行人的多元需求。
朱圆圆认为,科创板主要面向境内的投资机构,为很多企业搭建高效的境内融资平台,融资资金是人民币。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企业发展到推向全球资本市场的新阶段,也就需要面向国际投资者的融资平台,中国香港市场可以承担这个角色。
换言之,中国高科技公司未来运营将更多元化,更多考虑不同业务在不同资本平台上市的需求。港交所的进一步改革也将能满足更具广度的融资需求,顺应行业趋势变化,为更多发行人搭建国际融资平台。
SPAC 市场可期
全球加息环境下,各路投资人投资的风格更加注重稳健,投资风险承受度有所下降。SPAC 投资会否成为一个资金流向地?
朱圆圆认为:过去一段时间,很多装入 SPAC 的业务都属于高增长、高回报,但是投资风险等级也比较高的业务。这些业务在全球资本市场当下的环境下,确实会出现股价表现比较疲软的情况。
但她认为,香港市场 SPAC 给一些发行人提供了新的上市通道的选择,具有以下两大独特优势。
第一,SPAC 上市只面对机构投资人,在香港上市过程中无需公开招股期,可以相对缩短上市建档时间,降低市场敞口风险,有效提高上市流程的确定性;
第二,SPAC 发行人通常是行业中具有优秀业绩的投资人或者行业专家。这些专家的背书对不太熟悉投资标的的二级市场机构投资人能够起到很好的信心提升作用。SPAC 作为 “产品” 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