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对无利润公司的狂热已经褪去
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投资者更想要现金充裕的公司,而不是仍需烧钱的公司。
美股正在经历一场巨变。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流动性慢慢退去,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对无利润公司的狂热也有所转变。
根据明尼苏达大学一篇新发表的论文,在过去的 50 年里,美国无利润上市公司的数量增加了两倍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
2020 年,负盈利的美国上市公司数量飙升,在全年上市公司总数中的占比高达 63%,创历史新高,而 1970 年这一比例仅为 19%。
研究显示,这些无利润、甚至负利润的美国上市公司不仅仅存在于科技行业,还包括农业和电动汽车行业。
分析认为,近年来美国无利润上市公司的数量激增,不仅因为当时市场风险较小,同时还因为此前投资者对建立在无形资产上的公司存在明显的投资偏好。
该论文还表示,前两年大部分无利润初创科技公司在上市期间的估值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
它们的无形资产总有一天会成为盈利的回报,投资者希望它们可以成为下一个 Facebook 或者 Google。
但是,如果从商业周期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对这些公司的市场估值很重要,因为它们要在多年之后才能实现正利润。
狂热褪去,投资者变得谨慎
自从今年 3 月美联储首次激进加息以来,货币政策正在收紧,同时市场大环境也动荡不安,由低利率催生的、对无利润公司的投资者狂热正在褪去,投资者开始变得谨慎。
有分析称,当美国财政开闸放水、投资者 “手头宽松” 时,宽松的流动性曾让无利润公司一度深受市场青睐,并推高了它们的估值。
如今,经济大环境形势不好、市场需求逐渐转向稳健资产的时候,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更想要现金充裕的公司,而不是仍需烧钱的公司。
同时,无利润公司的上市途径也在减少。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第一季度 IPO 的募资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75%。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现金流充裕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正在进场,他们愿意在股市低迷时为这些持续亏损的公司提供资金。有媒体称:
虽然这些公司可能要在多年后才会盈利,但是它们的规模有望在未来主导现有行业,这就是他们(私募)的赌注,而且在股市低迷时,入手这些公司会变得非常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