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下一张牌:押注科技?
全球首个蔚来科技展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蔚来正在进一步强化自己科技公司的标签。“成立到现在,投入的研发成本大概有 400 多亿元。” 蔚来表示,接下来几年,每年还将保持 50 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
作者 | 张超 编辑 | 罗丽娟
随着新能源汽车站上了强风口,新造车们除了比拼性能、服务、交付能力外,科技实力也正在成为更重要的角力场。
7 月 16 日,全球首个蔚来科技展厅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该展厅不仅陈列了蔚来智能电动旗舰轿车 ET7 的车辆材质、搭载的最新自动驾驶技术 NAD 的科技细节、NIO Aquila 蔚来超感系统、NIO Adam 蔚来超算平台,还把旗舰车型蔚来 ES8 的白车身带到了展厅现场。
据悉,这是国内首个独立研发量产的轻量化全铝车身,铝含量 96.4%,采用航空级 7003 铝合金。下方底盘为双叉臂加多连杆结构,可承受 5 吨的超高承压及高达 60 个大气压。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还从超 4200 项专利里精选了 561 项专利发明,在展厅中打造了一面 “蔚来专利墙”,覆盖整车制造与设计、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换电和充电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数字座舱技术、车联网技术等全领域。
蔚来汽车助理副总裁、上海区域总经理夏庆华向全天候科技表示,蔚来科技展厅从今年 4 月开始概念设计到最后展出,耗时约 3 个月,但由于展厅内产品均为已有内容,实际只花费了约一周的时间打造展馆。蔚来希望让更多人知道,除了服务之外,在前瞻科技领域也已经做了很多。
不难看出,蔚来汽车想要通过此举对外展示科技实力,强调科技公司的概念。
财报显示,2018 年-2020 年,蔚来汽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39.98 亿元、44.29 亿元、24.88 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80.75%、56.59%、15.30%。虽然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逐年下降,但横向对比国内其它 “造车新势力”,这部分投入依然处于行业前列。
“成立到现在,蔚来投入的研发成本大概有 400 多亿元。接下来几年,每年也将保持 50 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 夏庆华向全天候科技透露。
经历了 2019 年的黑暗时刻,蔚来似乎已经走出低谷,2020 年营收和整车交付量均实现翻倍增长。得益于高毛利率车型 ES8 和 EC6 的交付量增加,公司毛利率也开始转正,亏损同比收窄幅度也超过 50%。
随之而来的是股价飞涨。2019 年 10 月 31 日,蔚来汽车美股一度创历史新低,跌至 1.19 美元;而截至 2021 年 7 月 16 日收盘,股价已经涨至 43.68 美元,累计涨幅超 2770%。
从交付量上看,蔚来 2020 年全年交付量达 43728 台,同比增长达到 112.6%。2021 年一季度,蔚来汽车单季交付量首次突破 2 万大关,达到 2.01 万辆,同比增长 422.7%,环比增长 15.6%。按照夏庆华的说法,今年上半年交付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趟过资本狂欢,跌入过低谷,再重新站上高岗的蔚来接下来将如何发展?还受制于哪些因素?带着这些问题,全天候科技与蔚来上海区域总经理夏庆华进行了对话,试图找到答案。
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经全天候科技编辑整理):
打造未来概念店
全天候科技:未来会将概念店推广到所有城市的线下门店吗?
夏庆华:这是两个方向。
蔚来 Neo House 是车主分享快乐、共同成长的空间,接下来我们会针对每个城市不同地点的 Neo House 做一些有特色的东西。
比如,上海中信大厦是中国第一高楼、代表着高度,所以这个 Neo House 应该展现最前瞻的科技。而在上海南京西路兴业太古汇的 Neo House,可能除了展示车和生活方式之外,会有时尚相关的元素。
全天候科技:Neo House 似乎没有一个集中打造的概念,而是同时输出了非常多的概念?
夏庆华:是。因为这些都是蔚来体系一直在做的,无论是时尚相关,还是 Neo Life。我们只需根据地方的风土人情、区域的文化特征,往里适当加一些元素。
蔚来带给用户的东西与之前没有变化,它还是生产高端智能电动车,提供用户好的用车体验、好的生活方式,这些基调不变。
之前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告诉市场,蔚来是一家除了大家公认服务最好的公司之外,在前瞻科技领域原来已经做了这么多。所以,我们想把这些东西(科技实力)拿出来给大家看。
现阶段换电是重投入
全天候科技:对于用户充电的问题,蔚来既接受直接更换电池的方式,也在持续建设换电站。未来两种途径是否会有侧重?
夏庆华:的确,几年前有车企会非常坚决地说只做更高电压、更大电流的充电桩,不做换电,但去年也开始考虑做换电。
蔚来始终坚持车、站、桩、人、云这 5 个要素一起做。所谓 “车”,就是移动充电车;“站”,就是换电站;“桩”,就是三款交流、小支流 “超充”;“人”,指我们有一个很庞大的道路服务团队帮用户做一键家电;“云”,就是整个云的调动系统。
在充电这件事上,蔚来就是最早做换电,也是最成熟的公司。我们在全国已经有 400 多个发电站,全国的换电安全标准也是蔚来牵头起草。
全天候科技:换电和布局充电桩两种方式,从蔚来的视角,哪个成本更高?
夏庆华:目前,“家充桩” 是随车送的,含在整车成本里;功率 20 千瓦的 “家充快充桩”,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布局的,一般在商场、写字楼附近;180 千瓦的 “超充桩”,与特斯拉现在的超充是类似性质。
不管是换电,还是这套充电设施,我们对车主是有一定次数限制的免费。比如,全国的车主,如果装了充电桩,每个月有 4 次免费换电;如果没装充电桩,每个月有 6 次免费换电。
所以,对我们来讲,现阶段还是对车主的福利。以后会不会把保有量持续增加,或者适当把权益再降一点也有可能。总体而言,目前从成本角度都是蔚来在投入的。
回到刚才成本的问题,我没特别仔细算过。但从效率上,肯定换电站比充电桩的效率要高,一个换电站服务 1000 台左右车基本没问题。
向供应链上游扎根
全天候科技:去年蔚来汽车量产超过 4 万台,今年上半年量产达到了去年全年水平。如果按此估计,今年量产大概会提升一倍?
夏庆华:这个以财报数字为准。
全天候科技:我们注意到有企业近两年才进入智能电动车赛道,目标却是在 2020 年实现量产 100 万台汽车。智能汽车量产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能够这么快实现指数级增长吗?
夏庆华:与工厂设计的产能有关。比如,我们合肥的生产线,单班一年产量 10 万台,如果三班倒就是每年 30 万台。本身这投入的就是 10 万台的产能线,如果奔着 50 万年产能的强度去投资,翻 2 番做 100 万是有可能的。
量产取决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是不是真的有人买,是不是真的能下线。
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做电机、做芯片、座椅、玻璃、门把手、悬架、轮胎等等,是不是会帮他准备 100 万产能的零部件供应。
全天候科技:目前限制智能电动汽车量产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夏庆华:现阶段肯定芯片是会有一定影响。蔚来智能电动车对芯片的需求量达到每台几百个。几百个各种不同型号的芯片,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可能都会有一些影响。
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因为芯片的限制停了 5 天工。但从近几个月看,经过我们供应链团队的努力,基本上也解决得差不多了。
全天候科技:意思是芯片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夏庆华:大家就得按天去盯着。举个例子,之前大多数的汽车厂商需要中控大屏,就直接跟供应商说好下个月需要 8000 块大屏,厂商等着就好。至于屏幕和它里边的芯片等等,根本不用去操心,上游供应商会去解决。
这几年,站到蔚来的角度,我们甚至已经不光是要找供应商,还要找他们上游做芯片、做屏幕等等的供应商,一块帮助协调这些供应商上游产线的供应。
车企要想保证自己的产能,必须要向供应链上游扎得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