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高瓴!340 亿的飞利浦家电有什么想象空间?
又是一次价值投资?
今天市场回暖,高瓴也闷声干大事,继百丽国际、普洛斯、格力电器之后,又搞了一次百亿级重大并购交易,重磅级别的消息炸弹激起了市场的关注水花。
1、340 亿的重大并购交易
近期,飞利浦宣布已签署协议,将其家用电器业务出售给高瓴,交易金额约为 37 亿欧元。同时,它将与家用电器通过独家全球品牌授权协议,许可家用电器继续使用飞利浦品牌及其旗下特定家用电器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制造、品牌营销和市场销售,授权期限 15 年(可视条件延长),而这一品牌授权预估净现值约为 7 亿欧元,计入总交易价值后合计约为 44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 340 亿元。而预计这项交易将于今年三季度末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2015 年至 2020 年,飞利浦家用电器业务(包括空气炸锅、咖啡机、吸尘器等)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3 亿欧元、24 亿欧元、23 亿欧元、22 亿欧元、23 亿欧元、22 亿欧元,本次高瓴出手的价格超过了近年来飞利浦家电的平均年销售额,在一定程度上算是高价收购。
家用电器业务曾是飞利浦发家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其业务产品在全球也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但基于时代的变迁,疫情带来了新的市场趋势,志在转型成为医疗健康服务商的它选择剥离家电业务也是情理之中。
基金君发现,事实上,飞利浦从去年开始就谋求出售家电业务,只不过没想到取代邀请参与第二轮报价的鼎晖投资和 TCL 集团,最终花落高瓴。
但仔细一想,这一结果也并不意外,近年来,张磊引入海外品牌和标的进程不断加快,旨在通过引入领先的技术和资产来赋能国内产业的革新升级,进而创造价值,这也符合他一直倡导的重仓中国的战略。
那么,高瓴如何将这项巨额投资价值最大化成为目前市场的最大关注点。
也许私有化去运营,也许再次转手卖出,但市场投资者并不只是满意于这些故事,关注点还是更多集中在飞利浦是否能为其重仓的格力电器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2、与格力能否有故事?
其实可以发现,除了钟爱医疗,张磊对家电业务也是一直青睐有加。
回顾过往,高瓴先后增持格力、美的,虽然在去年减持美的,且退出了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但继续加码下注格力,在 2019 年 12 月参与混改以近 417 亿元拿下格力 15% 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家电行业算是一门好生意,它一般具备明显的红利,即来自房地产周期与渗透率的提升而带来的需求空间,产能扩张下的规模优势,以及渠道的潜能。
然而,由于受制于地产后周期,消费需求逼近天花板,叠加疫情等不定因素,家电的生存压力也不小,龙头更是如此,毕竟光长规模,利润止步不前是长期的痛点。
不同于美的抢先转型,进行渠道优化,向互联网化、智能化靠拢,例如,通过小家电业务切入智能小家电赛道。
目前来看,近年来格力业绩遇到瓶颈,自家的股价也较为萎靡,即便是频频发出回购动作,市场表现也较为平淡。
对于格力,它的转型已是明面上的事,主要体现在销售渠道的变革,以及对产品多元化的发力。
高瓴此次拿下飞利浦的家电业务,或许令市场对其与格力电器的有效协同存在一定的期许。毕竟格力曾要求受让方 “有能力为上市公司引入有效的技术、市场及产业协同等战略资源,协助上市公司提升产业竞争力”。
虽然家电行业整体增长放缓,但在消费升级下,叠加疫情带来的宅经济因素,小家电的爆发不可忽视,2012-2019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3.3%,到 2023 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6460 亿元。同时,这也带动了一些概念股的股价起飞,但这一赛道并不只是 “小而美”,那些 “重营销、轻研发” 的模式并不长久,小熊电器等一系列概念股的腰斩就是证明。
而如今格力在小家电业务上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距离完善整个智能家居网络也还是任重道远,若是真能存在与飞利浦自有的品牌和渠道优势产生协同的可能性,也许算个利好。
3、结语
众所周知,高瓴是坚定的价值投资拥护者,更是坚定看好中国制造,如今随着互联网全面渗透生活,企业的成长边界也将在创新升级下存有不断延展的机会,这笔 340 亿的收购究竟会如何丰富张磊价值投资的内涵,还是颇具看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