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干将” 赵诣:头部企业供需关系已出现逆转

Wallstreetcn
2024.04.26 11:3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新能源行业的头部企业供需关系已经出现逆转,增量方向值得关注。光伏组件和锂电池产业链的排产和需求速度都在快速增长,通过海外布局和供需错配修炼内功,竞争力增强。下半年可能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市场参与资金属性发生变化,估值体系也改变,需要重新适应和建立投资框架。新能源行业包括光伏和电动车两个行业,储能的占比开始提升,短期需求可能会快速释放。光伏组件和锂电池产业链的排产和需求速度出现快速增长。

4 月 26 日,“新能源干将” 泉果旭源的基金经理赵诣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他最为人关注的新能源的布局方向上,他介绍,春节以后,整个行业无论是光伏的组件,还是整个锂电池的产业链,它的排产或者需求速度出现快速的增长。

而且,它们通过海外的布局和供需错配的过程,修炼自己的内功,它们的竞争力都在加强。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些企业可能陆续会把他们在过去积累的东西慢慢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这是他对于新能源非常坚定看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下文采用第一人称,部分内容有删节。)

重新适应市场

在过去的两到三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参与的资金属性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市场的波动,包括短期的博弈都在加强。

同时市场的估值体系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经历过的,也使得我们在整个投资过程中需要重新去适应,重新去建立投资框架和体系。

头部企业供需逆转

广义讲的新能源其实是两个行业:一个光伏,另一个是电动车。这两个行业虽然都叫新能源,但是它们的商业模式有比较大的区别。

整体而言,新能源在我们组合里的配置比重相对是比较高的。

以前我们可能只看到电动车,现在储能的占比开始提升,包括重卡、环卫车等更多的应用场景也在扩张,这是长期的需求。

短期的需求方面,我们看到过去,尤其是 2023 年,光伏的组件还是电芯价格,由于原材料、硅料和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下跌,整个终端产品的价格相对于 2022 年底基本上处于腰斩的局面,这就导致了当价格出现快速下跌之后一旦企稳,需求可能会快速释放。

我们近期观察到,尤其在春节以后,整个行业无论是光伏的组件,还是整个锂电池的产业链,它的排产或者需求速度出现快速的增长。

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元旦前有一家公司对于 2024 年的需求其实是非常担忧的。但春节后我们再去调研,发现他们的脸色非常轻松,说话都带着止不住的微笑,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产能利用率开始快速提升,也就是短期通过价格下降带来了需求提升。

从报表上也可以看到,从 2023 年的三季度开始,整个行业的资本开支第一次出现快速的大概 30% 的下滑。到今年一季度,我们大概摸下来,整个投入的下滑可能又会进一步扩大到 50% 左右。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觉得在行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整个供需会逐步开始出现逆转。

企业 “内功” 会体现到财务报表

在逆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是靠核心竞争力来生存的。在过去两三年的供需错配中,这些企业的内功在不停扩张在不断增强,这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面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政府的限制和制约时,这些国家的龙头企业仍然选择与中国公司合作,客户的选择更能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许多企业在过去几年已经提前做了走出去的布局,从 2023 年到 2024 年,这些企业海外工厂的收入占比正在逐步提升。通过在海外的布局,这些企业实际上继续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对于新能源(行业公司)而言,虽然大家看到的是供需的错配和贸易环境的挑战,但是从微观的层面可以看到:头部公司的供需已经开始出现逆转;第二个是通过海外的布局和供需错配,企业竞争力都在加强。

我们认为,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些企业可能陆续会把他们在过去积累的东西慢慢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这是我们对于新能源非常坚定看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选择壁垒高的公司

从选择上,我们第一首选是公司的壁垒足够高,护城河足够深,只是因为大家可能担心供给过剩或者供不过于求,包括贸易因素给了非常高的风险补偿。所以在已经处于比较低估值的情况。一旦海外的需求包括供给出现逆转,它的恢复过程会相对比较快。

第二就是这些企业的壁垒相对比较低,我们会相对慎重一点,它的竞争力可能并不像我们比较崇尚的好公司,因为护城河不够宽,这需要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决定是否在这个环节进行投资。所以更多我们还是倾向于从个股或者公司竞争的维度来选择我们所投资的标的。

国产算力需求快速提升

AI 的发展和突变是在 2023 年三四月份 ChatGPT 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从固定资产投资上面,核心是需要算力。这也是我们在 ChatGPT 出来之后,投入很多研究精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整个行业的体量一定是离不开算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国内的算力相对于海外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首先需要判断 AI 是不是一定要参与?如果这个行业的发展已经过了奇点,处于快速的非线性化或者指数级别的提升之后,意味着需求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剩下就是要找到快速运行的高速公路里哪些位置是卡住的收费站,对我们更为重要。

对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算力需求,我们认为会处于快速提升的状态。因为我们自己的算力需求的提升是越来越迫切的,往后看国产算力或者是国产化这方面的需求会快速提升。

从微观层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去年 12 月底,这也是我们觉得相对而言可以看到积极变化,而且能比较明确落地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商业上面的应用,包括最近从音乐、电影上面,也就意味着 AI 大模型出来之后,越来越多行业应用场景开始出现一些爆发式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这也是我们认为除了算力之外,在一些细分行业的应用场景会随着整个 AI 的算力越来越智能化,或者说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之后,可能会带来很多行业应用场景上面的需求。

所以我们后续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一方面可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产算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在 AI 发展起来之后一些细分的应用场景。这也是在之前移动互联网起来之后,我们国家的这些头部企业其实更多来自于应用端的爆发。

关注三个增量方向

整体我们的组合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本质是希望通过行业的分散、个股的集中来降低波动率,同时在整体方向上我们会结合企业的生产或者经营的周期来决定仓位的权重。

方向上我们还是选择有增量的方向。

增量可能来自于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行业的持续扩张,或者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张,像刚才讲到的新能源。

第二个方面是来自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方向,比如大飞机和国产算力。

第三个方面是一些新兴产生的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经济以及 AI 应用方面。